山西省地方标准《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DB14/T 3505-2025)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北京当代档案事务咨询中心、山西汇诚档案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山西晋路软件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由山西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于2025年11月7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山西省在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管理领域的重要规范,填补了省内该领域的空白。
标准内容涵盖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元数据设计等部分,并附有附录A(元数据及元数据表述)和附录B(目录数据记录表)。标准规定了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元数据设计和电子档案目录数据的一般要求,对归档配置信息元数据、办件信息元数据、案卷信息元数据、封装包信息元数据、目录数据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
该标准的制定响应了国家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政策要求,充分依托山西省多年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成果。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电子档案管理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关键环节。山西省此前已建立了"一局一公司一中心"的"品字形"管理运行机制和"五个一"整体架构,为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依托于对交通行政的审批电子档案的全面规范,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的有效保证就成为标准的主要目的。通过统一元数据标准,实现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的标准化管理,促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其同时也为山西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元数据设计:标准规定了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元数据设计的一般要求,包括元数据的分类、结构和描述规则。
具体元数据类别:
归档配置信息元数据
办件信息元数据
案卷信息元数据
封装包信息元数据
技术要求:标准对电子档案的元数据采集、存储、访问、使用等全过程提出了技术要求,确保电子档案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
地方特色:结合山西省交通行政审批实际需求,细化了国家标准在地方层面的实施要求。
系统全面:覆盖了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技术先进:吸收了电子档案管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要求。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通过规范电子档案管理,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促进数据共享:统一的元数据标准有助于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
保障档案质量: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交通行政审批提供可靠依据。
对政府部门:推动交通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行政效能和监管能力。
对企业和群众:简化办事材料,减少跑动次数,提高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
对行业发展:促进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标准支撑。
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在解读相关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时指出,类似的地方标准规范标志着政务数据共享工作进入了法治化新阶段,将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不愿共享""不敢共享"等问题。这同样适用于《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的实施意义。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进该标准的实施,将其作为提升交通行政审批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也强调,要抓紧健全数据共享工作机制,围绕数据目录管理、共享使用、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操作流程。
与国家标准的衔接:该标准与国家《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相衔接,体现了地方标准对国家要求的细化和落实。
与行业标准的区别:相比《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等行业标准,该标准专门针对交通行政审批领域,更具针对性。
与地方其他标准的关系:该标准是山西省"1+5"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档案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相互补充。
加强培训宣传: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学习标准内容,提高执行能力。
完善配套措施: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推进系统改造:按照标准要求升级改造现有行政审批系统。
强化监督检查:建立标准实施评估机制,确保落实效果。
基于《交通行政审批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的实施是山西省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一步,将为提升交通行政审批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随标准的逐步落地实施,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山西省的交通行政审批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也将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