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广东省档案馆联合多个单位于2025年10月21日举办了"丘逢甲档案史料及台湾光复档案推介活动",首次公开展示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档案,重温两岸共同记忆,强化历史文化根基。
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档案馆、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广东丘逢甲研究会、广州市丘逢甲研究会、台盟荔湾区基层委员会、蕉岭县丘逢甲陈列馆等单位共同举办。活动旨在通过珍贵档案史料,让更多人了解爱国志士丘逢甲、了解台湾重回祖国版图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及热爱和平的传统精神。
活动现场展示了形成于1895年至1912年的丘逢甲手稿档案,涵盖诗歌、文集、日记、信函四大部分,共计17册又19封,1092页,是目前已知的保存最完整系统的丘逢甲原始手迹集群。这些手稿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丘逢甲组织义军抗日保台的艰辛历程,在诗稿中能真切感受到丘逢甲炽热的爱国爱乡之情,在文集和日记里能看到丘逢甲作为教育家和思想家的深邃思考和远见卓识。
活动还展示了馆藏的52件台湾光复档案,包括照片、图表、文书等多种形式,真实再现了台湾受降前准备、受降典礼、军事接收、遣返日俘日侨等场景,见证了台湾重归中国版图的重大历史时刻。这些档案生动记录了1945年台湾光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重要见证。
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次年,台湾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写下传世名句"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他还担任全台义军统领,组织义军抗击侵占台湾的日军。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从来都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篇章。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台北公会堂庄严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标志着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正式终结。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成果,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档案不仅记录了历史,也揭示了闽台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往来,反映了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脉络。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教授陈忠纯表示,台湾光复史对当下两岸关系、抗战记忆及民族复兴意义重大。
广东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让更多人了解爱国志士丘逢甲、了解台湾重回祖国版图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及热爱和平的传统精神。推介活动旨在通过档案重温两岸共同记忆,强化历史文化根基,增进同胞情谊,服务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