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之际,档案管理也从传统的单一的“纸本”向更智能的“数字化”方向走了出来,呈现了从传统的模式向智能化的转型大势。凭借对智慧档案库房的集成性地融合了现代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物联网的技术等,最终使得档案的存储环境得以实现高效的管控与安全的保障。其中,"十二防"解决方案作为智慧档案库房的核心防护体系,为档案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基于对智慧档案库房的“十二防”解决方案的深入剖析及其内涵的核心优势的把握,希望为管理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决策参考和依托。
档案库房"十二防"是指针对档案保存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十二类风险因素构建的综合性防护体系,包括: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虫、防霉、防鼠、防光、防高温、防高湿、防污染、防有害气体。对“监测预警+主动干预+应急处置”的全方位流程管理,巧妙将硬件的设备、软件平台与管理的制度有机的融为一体为档案营造了恒温、恒湿、洁净、安全的保存环境.。
采用烟感探测器(灵敏度≤0.1% obs/m)和温度探测器(报警阈值55℃)实时监测火源,每50㎡至少部署1组。联动气体灭火系统(如七氟丙烷),火灾报警后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关闭空调与新风系统,并同步向管理人员手机推送报警信息。
采用对门禁的高效的升级手段,如对其部署了指纹+密码的双认证的门禁系统,配以高清的红外摄像头并且能24小时的录像的存储以及对其的红外入侵传感器的安装等高科技的防护手段。涉密档案采用RFID标签定位追踪,借阅权限分级管控,实现人员出入追溯。
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如H-THNSJ0A型)联动恒温恒湿净化一体机,自动调节空调、除湿机、加湿器,将温度稳定在14-24℃±1℃,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3%。
防光:安装遮光窗帘或防紫外线玻璃,照明选用无紫外线LED灯具
防尘:新风系统配置高效过滤模块,定期清洁档案装具
防虫/防鼠:投放生物防治药剂(如樟脑球)或电子驱鼠器
防有害气体:部署空气质量传感器监测TVOC等指标。
智慧档案库房管理系统集成ASI、DALI、FIAS以及RS232/RS485等多种协议,使"十二防"设备从独立运行转变为协同工作。例如,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时,系统可自动控制空调、加湿除湿器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通过物联网技术部署各类传感器,实现对档案库房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包括温湿度、烟雾、漏水、光照度、尘埃粒子、空气质量等,数据采集频率可达秒级。
系统预设风险阈值,当监测数据超出安全范围时,能在10秒内触发预警(声光报警+管理员手机推送),并自动启动调控设备,响应速度远超传统人工巡检。
中央管控平台整合各子系统数据,支持按"时间、区域、载体类型"查询历史曲线,为档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温湿度等关键数据自动存储≥3年,满足审计与追溯需求。
严格遵循《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等行业标准,通过等保二级认证(涉密系统需三级),温湿度传感器定期标定,防火门耐火极限≥1.5h。
基于对智慧档案库房的十二防技术创新,彻底将档案的保护从原来被动的应对转变为主动的预防,开创了档案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对设备的精准的集成和对各类业务的智能联动,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档案的防护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对档案的人工管理成本;同时又通过对全息的感知以及对各类数据的深入的分析,对档案的各个环节精准的调控,延长了档案的寿命;同时又通过对档案的标准化的建设,确保了其所处的各个环节都能满足各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特殊的存储需求。随着档案馆等成功案例的示范效应显现,十二防解决方案正成为智慧档案库房建设的标配,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