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的不断发展背景下,档案作为一大块宝贵的历史信息和现实的实践经验的载体,其安全的存储和科学的管理也就越来越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紧迫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求,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档案库房环境管理系统成为必然趋势。万林科技通过“四要素管控”理念即可对温度、湿度、洁净度、安防等四大要素的协同管理为档案的安全存储提供了更加的全面保障。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四大要素的管控标准、技术实现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以温度的高低而定档案的保存质量起着首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纸质的档案库房都应将温度的控制维持在14-24℃的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对其日的波动的幅度也都应不超过±2℃;而电子的档案库房则应将其控制的温度都控制在15-25℃之间。温度如果过高的话会加速纸张老化,温度过低则会使纸张变脆。通过智慧档案室解决方案采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误差±0.5℃)和智能空调系统,能够实现温度的精准调控。
而对其湿度的合理的控制也同样不可或缺。但从保持纸质档案的长久性出发,我们应把纸质档案库房的湿度相对控制在45%-60%之间,且日波动幅度不超过±5%,而对电子档案的保持主要是对其机器的防潮保养,应把其所处的环境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如果湿度过高的话会导致档案发霉变质,湿度过低则会使纸张变的干燥脆化。通过精心的调配了除湿机和加湿器的智能配对,有效地通过对湿度的动态的调节实现了室内的湿度的自然平衡。
档案的长期保存与档案库房的洁净度无疑具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标准库房内PM10浓度应≤0.15mg/m³,新风系统的粉尘过滤率需≥95%。当档案出现老化的情况可能正是由其长期与灰尘、杂质的接触所造成的,更为可虑的是这些灰尘、杂质还可能成为档案的微生物的温床,对档案的保存造成极大的危害。通过对智慧档案室配备了空气净化设备和定期清洁,有效维持库房内的洁净度。
对档案库房的安全防护包括有防火、防盗、防水等多方面措施。现代档案库房应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设备、门禁系统以及漏水探测器等。我们的安防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库房安全的7×24小时毫秒级监测,异常数据实时触发多级预警机制。
而档案库房对于温湿度的控制精度都是极高的要求,对于不同档案载体的标准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但传统通过人工调节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需求。但我们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和智能调控算法,实现了温湿度的精准控制,误差范围远低于国家标准。
许多档案馆建于10年以上,存在层高不均、立柱密集、承重有限等问题。通过模块化设计解决方案可以根据库房实际尺寸灵活调整,无需对库房进行大规模结构改造,最快30天即可完成安装调试。
以前人工调取的单份档案平均也要耗时5-8分钟,并因其频繁出入存储区而常常使得机柜的环境出现较大的波动。但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使单份档案调取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效率提升显著。
通过档案库房环境管理系统的"四要素管控"——温度、湿度、洁净度和安防,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整体。通过对物联网的感知、精准的AI算法的模型的运用以及对数字的孪生技术的巧妙的融合,我们就实现了对这四大要素的精准的监测和智能的调控,从而为档案的安全的存储提供了了最为全面的保障。随着智慧档案室建设的不断推进,档案管理正朝着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历史档案的长期保存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