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档案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安全保管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档案库房管理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基础设备,存在响应滞后、监控盲区等问题。基于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基于其先进的技术手段的档案库房的“八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高温、防光等)智能化的系统也应运而生,对档案的安全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保障。
智能化系统建设通过集成各类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档案库房环境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异常情况实时预警及应急措施自动触发,将档案保护从"被动补救"升级为"主动防控"。通过对档案的高效智能化管理,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管理效率,也将人为失误的风险降低到了最小,最终将档案的管理现代化了。
根据国家档案业务规范,档案库房"八防"具体要求如下:
防火:配备烟感探测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安装自动灭火装置,库房内严禁明火和易燃物。
防盗:设置防盗门窗、电子围栏,采用门禁系统(刷卡/密码/生物识别)和高清视频监控,配备红外入侵传感器。
防潮:湿度控制在45%-60%RH,配备除湿机和吸潮剂,地面采取防潮措施。
防尘:加装密封门或过渡门,配备吸尘器和新风净化一体机,减少灰尘来源。
防虫:定期放置防虫药品,控制温湿度抑制虫害滋生。
防鼠:定期检查并投放灭鼠药,封堵可能的鼠类通道。
防高温:温度控制在14-24℃,配备空调设备,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防光:安装遮光窗帘或防紫外线玻璃,照明选用无紫外线LED灯具。
环境监测:在库房不同区域布设工业级温湿度传感器(精度±0.3°C、±2%RH),扩展CO2、PM2.5等传感器,构建全面监测网络。
安防监控:集成红外检测、视频监控、门禁管理等设备,实现24小时自动布防。
设备联动:与空调、除湿机、加湿器、新风系统等对接,根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
传输方式:采用LoRa(低功耗广域网)、Zigbee或4G/5G网络,核心监测点提供有线冗余。
智能分析:云平台/本地服务器集中存储数据,智能分析引擎实现实时阈值报警和趋势异常预警。
自动调控:当监测到某区域湿度偏高时,系统自动启动除湿机并动态调整运行功率。
应急响应:设备故障或外部突变时,系统启动备用设备并推送报警,缩短异常时间。
能耗优化:通过预测性控制与设备联动,整体能耗可降低20%-30%。
某智慧档案馆八防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集成RFID技术,保障实体档案安全,实现开架自动录像和非法出入库报警。
配置智能密集架设备,通过触摸屏即可实现开架、合架、架体通风等操作。
图形化虚拟库房展示,直观呈现库房实时环境数据。
具有检索功能,通过档案盒条码或地址码快速检索需求档案。
某市城建档案馆新建的智能化管理档案库房采用高标准智能化的温湿度控制设备,档案架嵌入了档案检索、遥控移动等功能,定制了存放奖牌、锦旗等实物档案的档案柜,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基于“感知-传输-分析-预警-处置”的全方位一体化设计的“八防”智能化档案库房系统的构建,就可实现对档案库房的环境精准的监控和智能调控。这种系统不仅符合《档案密集架智能管理系统技术要求》(DA/T65—2017)等行业标准,还大幅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