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天津市档案馆正式通过国家档案局高水平数字档案馆认定,成为《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后全国首家获此殊荣的档案馆。这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天津市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迈入新阶段。
作为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先行者,天津市档案馆自“十一五”时期启动信息化布局,历经“三网一库”基础建设、民生档案服务平台搭建等关键阶段。“十四五”期间,通过信创环境系统升级、AI技术融合应用等创新举措,构建起覆盖“收、管、存、用”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其特色成果包括:
技术融合:开发“AI+档案编研”“AI+开放审核”等场景,实现档案资源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
服务创新:依托民生档案“一站式”平台,群众可异地查档、跨馆出证,政务网与互联网双通道服务覆盖率达100%;
安全体系:电子档案接收系统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检测功能,确保数字资源长期可信保存。
国家档案局专家组指出,天津市档案馆的实践为全国提供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智能升级”的可复制路径。通过对局馆的深入联动、对专项经费的充分保障等的积累的经验尤其对当前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下一步,该馆将重点探索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进一步简化归档流程。